钟南山和戴尅戎在图云关向纪念碑献花
“我对贵州怀有深刻的感情。”
8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来到贵阳,参加由省政府发起的“院士专家医疗卫生援黔行动”,在主题发言上,他一上场,就用地道的贵阳话打招呼,赢得满堂掌声。
今年80岁的他,看上去只有60岁出头,精神很好。
他曾在不同场合一次又一次说,贵州是他的第二故乡。
是啊,在贵阳度过的童年是他难以磨灭的回忆。
今时,第二故乡需要发展,他义不容辞回来扛大旗。在“援黔”行动中,他以“团长”的身份说:贵州最需要的是什么?我们所有院士专家将结合各自所长进行支援,不做表面功夫。
援黔,8年前就已经开始
今天的“援黔”只是一个启动,对钟南山本人来说,他的“援黔”早从8年前就开始了。
当年,贵州慢阻肺、肺癌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政府、卫生部门迫切希望有高水平的专家能来贵州,把医疗救治水平“搞起来”。他们找到了钟南山,他欣然同意。
怎么援?首先思想得转变。“我们原来是因病治体。为什么大病没有得到早发现、早治疗?就是因为预防方面意识不够。”钟南山表示,以一个专家姿态来贵州看疑难病例、抢救几个病人不叫做“援黔”,而所谓的“援”、“帮”应该是除了医疗、除了救治外,有更前移、更深入的东西,例如要让人有预防性认识。
因此,在贵州,他着手对呼吸系统疾病慢阻肺进行干预。“我们就在还没有出现症状,但已经有了肺功能下降时采取措施。这个过程很辛苦啊,要求病人吃药。但结果是不错的,没有症状的病人经过干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了,没有发展为重症。”这种看起来花钱实际节约更多的方式,钟南山认为不仅是呼吸界发展的方向,也是贵州医疗卫生发展的方向。
“辣椒、茶叶和草药值得发掘研究”
作为“团长”,对于援黔行动,他不仅从个人角度考虑,更具有大局观。
钟南山对此想法明确,以“一对一”帮扶入手。例如出生缺陷,这对一个家庭来说很痛苦,团里有遗传学专家,可以对此进行指导,减少残疾患儿出生。营养学,贵州人喜欢吃辣,少量辣椒不仅可以增加食欲,是不是研究和营养的关系?贵茶,口感很好,但只能喝?现在有团队已经开始观察长期饮用贵州绿茶对心血管病的预防。
还有药,贵州因得天独厚的优势,拥有大量天然药物,专家们需要整理、挖掘,更好地用于临床。
钟南山说,经过对口帮扶阶段后,将逐渐集中医疗力量,对贵州最需要、最常见、影响最大的疾病,结合专家所长,努力克服,造福一方民众。
作息规律、心态好,他还能做十几个引体向上
80岁的人了,看上去至多60岁出头,就贵阳这两天气温,别说老年人,很多年轻人都穿上长袖,但钟南山只是一件短袖衬衣配长西裤,脚上一双黑色软底皮鞋,看上去精神十足。
记者向钟南山请教养生秘诀。他低声一笑,抛出一条“秘密”:“仙草百痛康的一半是心理仙草百痛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延伸阅读
钟南山和戴尅戎“院士表兄弟”
图云关忆童年
27日上午11时许,钟南山院士和戴尅戎院士共同参观“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
站在昔日战地救护心脏,两位院士面色肃穆,认真听讲解员介绍那段烽火岁月,并手持一支黄菊向园内的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献上一份哀思。
钟南山夫人李少芬在旁轻轻说道:“他每次来贵阳都念叨着要去图云关,这次终于如愿以偿。”
很少有人知道,早在1938年贵阳医学院成立时,2岁的钟南山就随父亲——— 我国著名儿科专家钟世藩来到当时的国立贵阳医学院,他在贵阳呆了8年,对这座城市始终怀着深深的感情。
李少芬透露,钟南山小时候,家就住在图云关附近,有一次日军把房子炸了,还是外婆把他从废墟里“刨”出来的。而钟南山的表哥戴尅戎院士,也在贵阳生活过。
记者采访戴尅戎院士,他笑着说,“我4岁来贵阳,7岁离开的,相当于在贵阳读的小学一年级。”对当年贵阳的印象,戴院士说生态很好,天清云静很漂亮。“可就是学不会吃辣,”老院士边说边摇头,“都说贵州茅台好,到头来也吃不了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