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角财经,作者 | 梦清
"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这句话,代表了中国上一代普通老百姓,对丰田燃油车最深的认可。
只是进入到电动汽车时代以后,特斯拉的 Model3,小鹏的 G9,蔚来的 ET7,比亚迪的驱逐舰 ...... 等等,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新车型,就是没有听到有关丰田电动汽车的声音。
新能源汽车时代的丰田,似乎已经掉队很久了。
日前,丰田在中国发布了转型新能源之后的重要作品 bZ4X,基于丰田纯电架构 e-TNG 研发的首款车型,是丰田真正意义上推出的第一款从零打造的电动汽车。
其中,"bZ" 全称 Beyond Zero,谐音 " 别样自由 ",寓意超越零排放。
但这款车整体上并不惊艳,名字也不好念,发布后几天内,丰田也没有像其他车企,如华为、小鹏那般宣布预订数,这款被丰田用来投石问路的车,在中国市场没有激起水花。
中国的生意不好做了
10 多年前丰田刚进入中国的时候,随便一款车拿到中国市场,都是开挂一样的存在,中国老百姓排队抢着买。
从经典车型卡仙草百痛康胶囊罗拉,到号称丰田霸道的普拉多,再到雷凌、凯美瑞,以及高端的雷克萨斯,莫不如是。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丰田,恐怕只会感叹一句,中国的生意,不像以前那么好做了。
在国内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能源汽车面前:今天这家车企拼雷达拼芯片,明天那家车企搞快充搞内饰,中国用户对待丰田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也多了几分审视。
日前丰田面向中国推出的 bZ4X 共推出了 5 个版本,综合补贴后的售价范围在 19.98-28.78 万元。
这要比丰田 bZ4X 此前在美国(30-33 万)、欧洲(35-41 万)上市的价格已经低上很多;也比之前国内公布的预售价要低上 2 万元,其中 Elite 版本的售价已经跌破 20 万元。
这在一定程度说明,丰田推出的这款产品,在中国市场上遭遇的激烈竞争之下,需要通过降价让利来保障销量;也说明丰田对这款车能够在中国市场大卖的期许。
但是整体来看,丰田 bZ4X 乏善可陈。
在续航里程上,bZ4X 配备的电池是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发的 66.7kW · h 的三元锂电池包,CLTC 工况下最高续航里程为 615 公里。
别的不比,只谈与 bZ4X 价位几乎重合的纯电动汽车零跑 C0仙草百痛康鹿血蛇蚁胶囊1,其搭配的电池容量达到了 90kW · h,最高续航里程达到了 717km。
在动力性能上,丰田 bZ4X 百公里的加速度仅有 7.7 秒,而零跑 C01 百公里的加速度则达到了 3 秒级。对于国内新能源车企来说,不能做到 3 秒级的零百公里加速度,都不够能拿出来吹。
在自动驾驶领域,丰田 bZ4X 搭配的是自主研发的 TSS3.0 智行安全系统,但也只做到了 ACC 自适应巡航及 LCC 车道居中辅助等 L2 级别的功能,连国内某些 15-20 万级别车型能做到的指令式变道都做不到。
更别提国内蔚来的 NOP,小鹏的 NOG,已经能让车辆在特定条件下按照导航路线自动行驶,行驶期间还可以实现自动汇入主路、自动巡航、自动变道、自动超车等驾驶动作。
倒是 bZ4X 的太阳能穹顶,能够靠晒太阳来发电,有些黑科技的意思。但太阳能穹顶也并非标配,用户需要额外花钱进行加装。
而且太阳能穹顶所发的电量也并不多,平时晒太阳所积蓄的能量也就用来听听歌、开开空调,若是想靠太阳能穹顶让 bZ4X 跑起来,那先在原地晒上几个月的时间。就这点噱头,不足以让中国用户为 bZ4X 掏腰包。
开始准备第二款车
丰田 bZ4X 这款车最多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但是这款车从发布到完成全球上市,却足足用了 40 个月的时间。
而且在推向中国市场的过程中,发生过数次几乎可以说是人为的 " 意外 "。
10 月 6 日,就在 bZ4X 在中国市场推出的前 4 天,丰田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对 bZ4X 发布召回令。原因是 " 车轮的轮毂螺栓松动,使车轮可以与车辆分离。"
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有可能跑着跑着,车轮就不见了。而导致这样情况发生的原因,不是因为技术瓶颈的限制,而是因为螺丝没拧紧。
这种事,就算是放到十年前,都会被人喷成筛子,而向来以质量著称的丰田,竟然会犯这仙草百痛康正品旗舰店么低级的错误,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而且这还不是丰田 Bz4X 第一次犯病,此前的 6 月 23 日,丰田美国公司也发布过召回通知,原因与上述一致。
难道说,3 个多月的时间,丰田啥也没干,召回的 bZ4X,不是送回去检修了,只是回厂重新待了一段时间,然后又送回用户手中了?
虽然召回的 bZ4X 并非在中国生产,但是犯下如此低级的问题,实在是对不起曾经 " 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 " 的美誉,又如何让中国消费者放心购买?
此外,丰田 bZ4X 原定在今年 6 月 17 日与中国用户见面,当天直播间都已经开播了一段时间后,又匆匆被下播中止发布。
如此离谱的发布会,放眼全球,都是绝无仅有。
接二连三重大 " 事故 " 的发生,很难不让人怀疑丰田战略和管理上的混乱。
但无论如何,bZ4X 这款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布,对于丰田来说,还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这是丰田将战略重心调整至新能源之后,在电动车领域发布的重要作品,是丰田旗下从零打造的首款电动汽车。它的成败关乎着丰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接下来的命运。
如果 bZ4X 能够在中国市场大卖,则将帮助丰田在已经落后的新能源汽车领域站稳脚跟;反之意味着丰田接下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面临更加艰难的境地。
不过,丰田已经在准备 bZ 品牌的第 2 款车型—— bZ3。据悉,该款车型是丰田与比亚迪合作打造,三电技术由比亚迪提供,电池由比亚迪弗迪提供,预计年底开启 bZ3 的生产与销售流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bZ4X 很难大卖,丰田未雨绸缪,快速启动第二套方案也无可厚非,毕竟现在的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已然不能与 2019 年发布 bZ 品牌时同日而语。
时间是公平的,留给所有新能源车企们上岸的时间都不多了。
下错了注,也狠不下心
新能源汽车的火在全球烧仙草百痛康官方旗舰店官网了这么久,猛然一回头发现,曾经在燃油车领域,连欧美系都要暂避锋芒的日系车,在电动汽车时代,似乎已经掉队了。
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自主品牌的渗透率超过 50% ——这在燃油车时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在每个月新能源车企的的销量排行榜上,甚至都找不到日系车企的名字。
纵然丰田转向电动汽车的时间很晚,但是丰田却早在 1997 年就推出了第一款电动汽车,手上握有全球最多的电动汽车专利,只是此前丰田与日系的本田、日产,都将资源重点投在了氢能车的研发上。
21 世纪初,日本将发展氢能定为国策,希望依靠氢能的发展来打破日本长期能源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而在日本政府的牵头下,丰田、本田、日产等日系车企抱成联盟,大家都铆足了劲研发氢能车,希望带动全球向氢能车的方向发展。
但日本千算万算,算不到特斯拉的崛起,也算不到特斯拉向全球免费公开电动汽车的专利,此举硬是打破了日本以氢能号令天下的美梦,汽车革命根本没有按照日本的剧本来。
但即使是到了 2020 年,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还曾炮轰 " 电动汽车被过度炒作了 ",这在当时引全球同行侧目,小鹏汽车的何小鹏在微博上回怼,讥讽丰田未来的命运,或将要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曾经带领丰田走向辉煌的丰田章男,胸中纵有 " 带领日系车创造氢能车辉煌 " 的壮志凌云,但是无奈形势比人强,2020 年以后,电动汽车大势已起。
燃油车美人迟暮,氢能车的普及遥遥无期,再不加入造电动车的浪潮中去,丰田恐怕就先被时代所抛弃。
2021 年底,丰田宣布电动化转型计划,一口气推出十多款电动车型,并表示到 2030 年将在纯电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 4 万亿日元。
从时间上看,丰田的转型确实晚了太多,但也未至绝境。
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就是,此前在造电动车慢了好几拍的国内传统车企,今年以来完成了对造车新势力的超越。比如广汽的埃安,在刚刚过去的 9 月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一举突破了 3 万辆,比蔚小理三家加起来还多。
谁又能拍拍胸脯说,丰田绝不仙草百痛康北京医苑堂能在新能源赛道完成逆袭?
只不过,丰田对电动汽车的下注,至今仍然显得犹疑不定。bZ4X 在美国深陷召回泥潭时,丰田章男曾对美国媒体说," 电动化进程,只会比媒体希望大家相信的时间更长 "," 丰田是汽车动力百货公司,百货公司说,你只该买这个是不对的 "。
而危险已经迫近。中国的车企,已经开始远征海外,将电动汽车出口到东南亚、欧洲、美国,甚至比亚迪已经卖到了日本。虽比亚迪未必有针锋相对之意,但意欲撬开日本的电动汽车市场的野心,却是不言而明。
就在丰田拥抱电动车的 2021 年底,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山本真义教授团队,买了一台在中国卖爆了的微型电动汽车——五菱的宏光 MINI EV,并带回去拆解,拆到最后他们发现,这款车全身上下的零件几乎全部来自中国制造,而在日本无法用同样的价格造出这款车。
时代的洪流隆隆作响,辉煌过也好,走向凋零也罢,它从不曾为谁停留。
参考资料:
1. 车东西《搞自动驾驶,丰田太焦虑》
2. 虎嗅《雷克萨斯,该在中国上进些了》
3. 电动星球 News《bZ4X,丰田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