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延续320年的大宋王朝在陈桥驿“呱呱坠地” NEMS
那一天,延续320年的大宋王朝在陈桥驿“呱呱坠地”
那一天,延续320年的大宋王朝在陈桥驿“呱呱坠地”
发布时间:2022-08-31 13:27:41

  “陈桥镇上回望大宋”系列

   仙草百痛康官网正品保障 2003年01月14日07:40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驿站,顾名思义,是一个歇脚的地方。

  上一个千年来临之前,被战乱折磨得破败不堪的中原文明,在一个叫陈桥的驿站歇了歇脚,抬腿就迈出荒芜,走进了一段为期160多年的繁华之旅。那段辉煌的岁月,至今仍让人赞叹、怀念,也让人扼腕叹息 2002年12月24日上午11时许,记者乘车出了开封市,沿平整宽阔的柏油路奔向东北方向。过了黄河大桥,汽车折而向西,没多长时间,就透过车窗望见

  了新乡市封丘县的陈桥镇。看了看表,不到一个小时,我就从“东京汴梁”来到了“陈桥驿站”。

  一个半小时前,我还在喧闹的开封市大相国寺车站门口,四处打听怎么到陈桥镇。但被问的人基本上都一脸的茫然,这让我很有点意外。一位烟酒店的老板茫然过后,忽然眼睛一亮,挠了挠头(似乎是为自己的“没文化”不好意思)说:“你说陈桥兵变的地方啊?!知道知道!” 仙草百痛康鹿血蛇蚁胶囊 对于开封来说,陈桥是个不应该遗忘的地方。“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等流传千古的词语,都和它有关。

  一千零四十三年前,陈桥驿发生了一件影响中国历史的事。没有这件事,或许中国就没有一个叫做宋朝的繁荣朝代,没有《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东京的繁华,或许也没有苏东坡“我欲乘风归去”的浪漫、岳飞“怒发冲冠”的豪情、辛弃疾“栏杆拍遍”的郁愤。那一天,延续320年的大宋王朝在陈桥驿“呱呱坠地”,中国再一次由乱到治,开始了数百年的繁华之旅。而作为北宋的京城,在上一个千年开始后的一个多世纪里,开封成为全世界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到现在,凭着古都的美誉,凭着潘杨湖、包公的传说,开封还吸引着熙熙攘攘的游人。

  记者到达陈桥镇的时候,天上飘起了纷纷扬扬的雪花。远远望过去,坐落在辽阔平原上的这个小镇很朴实也很平和,让人无法把它和兵变之类的事联想到一块。

  正是中午,又下仙草百痛康北京医苑堂着雪,陈桥镇非常安静,进村后记者几乎没遇到人。在封丘县博物馆馆长李天锡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陈桥驿纪念馆。纪念馆不大,房子也比较朴实,只有一个正殿两个配殿,都不是宋代建筑。据说纪念馆里只有那棵著名的系马槐是宋代的,它就是陈桥兵变惟一的见证了。那棵槐树老态龙钟,树皮呈黑褐色,有三人合抱粗细,约三四米高。李天锡说,这棵树1983年就死了,现在树干里面的空洞里竖着水泥杆,外面有钢管撑着。管理人员当时专门从系马槐上找到了一些树籽,育苗成功后栽在旁边。现在,这一棵“克隆”的系马槐也已经长到碗口粗细。

  在陈桥镇,关于赵匡胤的传说很多,我听到的最生动的一个故事是这样的:赵匡胤黄袍加身后,要回师开封,急着渡过黄河。他派人去河边查看:“封河(河面冻结)了没有?”当时正是“五黄六月”,哪里会封河?去的人回报:“没有封!”赵匡胤下令把这人杀了,又派人去看,再问:“封河了没有?”“没有封!”结果第二个人又做了冤死鬼。第三个被派去的人一想,反正是个死,就回报:“河封了!”结果大队人马走到河边,第三个人目瞪口呆:大河封了个结结实实!部队过了河,大家回头一看,河面上一片通红,原来是鱼鳖虾蟹搭了个桥,让“真龙天子”赵匡胤过了河!

  历史专业“科班”出身的李天锡推了推眼镜,对记者说,民间的传说不但神化了赵匡胤,时间和环境也没弄对。陈桥兵变发生在公元960年大年初三晚上,并不是夏天;陈桥驿那时也不在黄河北岸。那时的黄河从郑州往东北方向流去,封丘、原阳、滑县、长垣等县都在“大河之南”,从陈桥驿向北走几十公里路,才能到达黄河。据省社科院研究员单远慕介绍,一千多年来,黄河在河南曾改道很多次,有段时间黄河逼近开封仅有几公里,在船上就能望见开封城。大概三四百年前的一次改道,把陈桥从开封“割”到了北岸,后来就归了新乡市封丘县。看样子,一千年的时间太久远了,事发地有鼻子有眼的传说竟然全是“合理想象”。

  因为是“龙兴之地”,北宋时陈桥驿地位显赫。宋初时,陈桥驿被改为“班荆馆”,作为接待契丹使者、过往官员和举行国宴的地方,不再单纯是一个交通通信机构。

  据说“班荆馆”规模宏大,建造讲究,陈设华丽,设施很是周全。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班荆馆”又改为“显烈观”,以“显扬祖烈”,成为宋朝皇族宗室经常活动的场所。后来,“显烈观”毁于金人铁蹄。岁月沧桑,那时的辉煌如今一点踪影也找不到了。

  黄河改道后,陈桥驿紧邻大河北边的大堤。这样的位置没让陈桥驿萧条,反而让它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黄河渡口。86岁的张彦恭老人说,他小的时候,陈桥镇有“72座庙,72条街,72眼井”,规模很大。当时的渡口有几十条船,街上旅栈、饭店、仓库都有“大字号”。冬天封河无法行船时,客人在陈桥一住就是好几天。但那时已经修了铁路,有了黄河桥。随着铁路的日渐兴盛,渡口就慢慢“不中了”,整个陈桥逐渐繁华不再,萧条冷落了。在三四十年前,陈桥还有一些废弃的大宅院,房子都塌了,只留下一地的砖头瓦块。

  1960年前后,李天锡在开封师院(现河南大学)上学时,还时常从这里坐船回家。他说:“和长江不一样,黄河的水浅,河道变化也很大。顺的时候,一袋烟工夫就能渡过河去;可要搁浅了,就得慢慢地活动船,找水深的地方绕过沙滩走,有时要折腾10多个小时。”有一次李天锡上午9点上船,晚上10点才到对岸。李天锡感慨道:“以前陈桥这儿是交通要道,往濮阳、往北京都从这儿走,可一修铁路,陈桥就不中了。”

  【推荐】【大 中 小】【打印】【关闭】

  新浪天堂隆重发布,百万玩家迎接公测